三个关键词带你了解“芯片之母”EDA

来源: 芯闻路1号 作者:北极星蜥蜴姐 2022-01-10 00:00:00

  本文核心数据:EDA市场竞争格局、EDA三巨头重点并购案汇总、EDA相关扶持政策汇总

  2022年1月5日,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智能软件和系统领先企业芯华章宣布完成数亿元Pre-B+轮融资,由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旗下的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领投。芯华章的融资成功立马让大家注意到EDA这个行业的发展。今天,小编便将用三个关键词带你了解“芯片之母”EDA。

 

200倍 

  EDA技术是指包括电路系统设计、系统仿真、设计综合、PCB版图设计和制版的一整套自动化流程,是电子设计的基石产业,被誉为“芯片之母”。从市场规模看,百亿美金的EDA市场构筑了整个电子产业的根基,支撑起万亿美金的电子产业。可以说“谁掌握了EDA,谁就有了芯片领域的主导权。”

  EDA可有效降低芯片的设计成本。数据显示,一颗28nm系统SoC的设计费大约是4000万美元,在没有EDA技术进步的情况下,费用会达到77亿美元,EDA软件让设计费用降低了200倍,由此可见EDA在芯片行业的重要性。

 

三巨头

  全球EDA技术发展历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70年代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阶段、80年代的计算机辅助工程(CAED)阶段、90年代的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EDA)阶段到当前的现代EDA技术。

  在这一过程中,EDA行业的竞争格局不断变幻, 发展至今已成为了三巨头鼎立的局面。 

  这三巨头是Synopsys、Cadence、Mentor(已被Siemens收购),EDA软件市场规模占比在80%左右。

四特征

  1、并购频繁

  而纵观三巨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并购频繁。数据显示EDA 国际三巨头在过去的 30 多年里,经过了 60+ 次数的并购,才最终奠定了如今正在行业内的寡头垄断地位,其中 Synopsys 的并购次数高达 80 次。

  

2、政策环境利好

  在芯片领域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市场份额又不断被国外巨头挤占。内外夹击之下,国家也对EDA产业发展进行了大力扶持。以下为截止2021年国家层面有关EDA软件行业的政策重点内容解读。

  可以得见,随着国家和市场对国产EDA 行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 国内EDA企业在产业政策、产业环境、投资支持、行业需求、人才回流等各方面利好影响下将逐渐兴起。 

   

3、国产EDA企业融资力度加大

  2021年,国内多家EDA公司纷纷掏出招股说明书,争抢登陆二级市场。最终2021年12月28日上海EDA厂商概伦电子以发行价28.28元/股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了国产EDA第一股。而在2021年6月21日,华大九天就已带着2020年2.49亿元营收和1.04亿元净利润,在深交所创业板提交IPO申请;广立微2021年6月30提交招股说明书,目标是创业板。虽然后两家暂未上市成功,但也可以看出,国产EDA企业力争上游,专注于成为EDA上市公司的野心。

  

4、薄利阶段,困难重重

  EDA行业的主要营利模式主要是软件License的授权,每个license通常是三年起售。

  (license授权:License是软件的授权许可,里面详尽表述了你获得代码后拥有的权利,可以对别人的作品进行何种操作,何种操作又是被禁止的。更多芯片行业黑话可阅读下文《破解芯片行业黑话手册》)。

  此种营利模式让人觉得EDA行业也太好赚钱了,将license三年一续签,不费吹飞之力就能挣钱。

  然而EDA行业发展至今,市场情况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三巨头做大做强,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有时候为了竞争,原本不是自己强项的业务也得加强。

  此外,放诸整个行业现状,随着并购案一波接着一波,三大巨头早已形成工具链,也就是生态,建立了自己根深蒂固的地位。对于大多数芯片厂家来说,利润不断下降。而如果自己开发EDA自己用,建立自己的封闭生态,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国产企业要想短时间突破,困难重重。

  如前文所述, EDA行业主要呈现了四大明显特征,而中国的芯片行业生机勃勃。对于我国本土的EDA产业来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机遇在于利好的政策环境,不断求变的产业生态;而挑战在于,半导体产业“强者恒强”的定律一直存在,要想挤占三巨头市场份额,还得从多方面下手。但怕什么差距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国产EDA企业若能抓住机遇,以必胜的决心,持久的耐心不断前进,国内EDA行业必将迎来不一样的发展格局。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