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在CES 2022开幕前夕,奔驰旗下全新纯电动概念车VISION EQXX正式全球首发。然而就在 Vision EQXX 首发之际,戴姆勒开发负责人 Markus Schäfer在与记者的电话会议上却表示说:“芯片危机将在 2022 年继续给戴姆勒带来压力并限制生产。2022年上半年,不可能有显着的产能扩张。”
一方面是紧锣密鼓的推出最新的纯电动概念车,一方面却为汽车芯片的供应情况感到十分着急。 奔驰的矛盾是2021年以来,汽 车厂商的整体现状。
缺芯已成困局
最新数据显示, 现如今市面上的大部分新车需要使用约1400片芯片, 由于芯片供应不足,许多世界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已被迫通过暂时关闭部分工厂来削减生产,对汽车销售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通用汽车称其2021年的汽车销量同比下降了30%,而福特汽车第三季度的净收入下降了24%。咨询公司AlixPartners预测, 芯片短缺将使全球汽车行业仅在2021年就损失2100亿美元的收入。
图注:美国马里兰州劳雷尔的一家汽车经销店空无一人,来源网络
汽车芯片为何如此短缺?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新冠疫情的影响。
提起疫情,网上有段子调侃,新冠疫情的持续时间比我任何一段恋爱都要长。虽是戏谑,却也反映了疫情的漫长。
疫情导致大家困在家里,对于电子设备的需求激增。2020年的平板电脑销量比2019年增长了近14%,个人电脑销量比2019年增长了11%,这是自2010年以来最大的增长。在同一时期,游戏机收入增长了18%,达到119亿美元,智能电视的年销售额增长了7%。
而无论是笔记本电脑、游戏电脑、平板电脑、还是显示器、智能电视,这些都依赖芯片来运行。
这种未曾预料到的对各类智能设备的需求激增,意味着市场需要大量的芯片来支撑。这个问题让半导体厂商措手不及。因为他们没有预测到这种情况也不可能以足够快的速度来生产足够多芯片来满足需求。手忙脚乱之下,芯片制造商们纷纷把目光投向消费电子所需要的芯片类型。汽车芯片产能被进一步挤占。
此外,疫情爆发,汽车行业纷纷预测需求将急剧下降。然而没想到的情况却是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性增长,导致芯片需求急剧增长,然而在此时,缺芯已经相当严重了。汽车厂商因此捉襟见肘,举步维艰。
供应链的脆弱性在这场芯片紧缺困局中凸显出来。
数据显示,在正常情况下,汽车行业主要半导体供应商的元器件库存量通常有10%到15%的元器件会缺货。但是在2021年5月左右,缺货率却跃升40%到45%以上,这对他们生产计划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彻底颠覆他们一年的总体预测,从而间接地影响到了汽车企业。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困局中,如果依循过去的行业研究与预估方式,似乎不足以应对大变局。
问题摆在这,牌局怎么打?
如果说新冠疫情造成的经济动荡给汽车行业带来了什么启示的话,那就是下一次的可能还会发生这种事情。及时防范才是真理。
此番困局之下,有一些企业就已经选择将芯片的掌握权直接交到自己手上。
IHS Markit的指数显示,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将从2021的450亿美元,大幅飙升至2026年的740亿美元,这反映出愈来愈多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自研汽车芯片。
事实上,2021年因芯片短缺,各大汽车厂纷纷投入自研芯片,通用汽车与高通、恩智浦(NXP)、台积电等芯片制造商展开合作,福特与世界第四大芯片代工厂格芯(Global Foundries)合作,现代汽车则由现代摩比斯(Hyundai Mobis)主导开发。
不过并不是每一个汽车企业都有能力自研芯片,此种情境下,难道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其实,或许还有另一种处理方法,即采取措施提升供应链规划能力。通过稳固供应链来抵御风暴,从而使自己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具有启示性的事例便是,四方维CMO Richard Barnett和西门子美国公司总裁Barbara Humpton,在近期参加了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主办的一场名为“提前建立供应链弹性”的直播。
图注:四方维直播现场图,来源网络
从此次直播的名字“提前建立供应链弹性”我们便可以看出此次直播的聚焦点就是供应链。
在会议上,四方维表示,公司开发了采购全链智能信息网络,使他们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了解价值链中关键层之间实时发生的事情,无论是来自元器件供应商、分销商,抑或是下游制造商,这使得他们能在供应链上拥有完全的、端到端的透明度。这样,当中断发生时,便可以更早地知道并更快地采取行动;评估各种变化对供应链的影响,并对供应情况做出明智的决定。
这给汽车企业启示便是, 要想成功应对目前出现的缺芯问题,需要率先稳固供应链,建立供应链风险防范体系,才能从容面对缺芯困局。
结语
身处当下缺芯的新阶段,不管是哪种规模的汽车企业,都急需重新审视与芯片厂商的关系,透明、智能、有效预防风险,才是产业能够长远稳健增长的形态。汽车企业们要拥抱变化,从更长远的维度去寻求多种与芯片厂商合作的模式,保障自身的供应。在新困局下,打好芯片这张牌。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