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根据台媒报道,持续一年多的半导体供应短缺局面是否将迎来反转,Diodes董事、总裁、兼执行长卢克修(Keh-Shew Lu)认为,中美贸易战局势未改变,疫情仍在持续影响全球经济,再加上未来两到三年整体半导体产业需求有望增长10~20%,要出现产能过剩局面可能至少还要几年。
导体产业在2021年畅旺一整年后,市场担忧2022年将面临供需反转。
半导体产业在历经2021年的缺货涨价风潮后,市场担忧2022年在产能陆续开出后,将面临产业景气反转向下的风险。但卢克修认为,由于新冠肺炎对市场造成的影响逐步削减,同步使经济活动逐步向上,在终端需求持续成长之际,使半导体元件用量亦不断看增。
卢克修指出,以目前半导体元件用量每年5~8%的成长趋势来看,未来二~三年的半导体需求用量将是现在的10~20%,即便晶圆代工产能陆续在2022~2023年开出,亦将是维持现有的供需吃紧状况而已。
卢克修点出,当中的关键在于中美贸易战是否缓解,一旦中美贸易战缓解,中国半导体厂进口半导体设备获得美国许口,如此一来供给就会增加。不过他也认为,即便中美贸易关系趋势转好,设备厂商亦需要六个月至一年时间生产及交货,更何况现在并没有看到中美贸易好转的趋势。
因此卢克修预期,半导体供给产能过剩的议题至少要放到二年后再来观察。事实上,由于半导体产能供需持续紧张,达尔集团先前买下敦南、德州仪器苏格兰场等厂房,卢克修指出,2022年半导体市场将维持缺货格局,且还会评估买下更多厂房,以扩增产能。
(图片来源于Diodes官网)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