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工艺芯片可能才是市场最需要的,而非5nm等尖端工艺芯片

来源: 芯闻路1号 2021-12-08 13:53:45

  根据12月7日digitimes报道,力积电CEO黄崇仁计划投资108.1亿美元在中国台湾苗栗县建立一个半导体工业园。但该工业园主要专注于成熟工艺节点的芯片,而非例如7nm和5nm的尖端芯片工艺。

  黄崇仁坚信,满足传统3C行业的需求不是问题。但对于新兴电动汽车市场的新需求,因为供需平衡点不复存在,还有缺口需要填补。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市场的基金、收入和3C相关产品之间出现“新平衡点”,厂商可以根据上一年的销售模式预测下一年的总体市场需求。流入市场的半导体,38%将流向计算机行业,31%流向通信行业,约10%将分别流向汽车、工业控制和消费电子行业。

  从2008年到2020年,计算产品的两大类别是PC和服务器。由于中国台湾厂商生产全球80%以上的PC和服务器,他们对供求结构更加熟悉。手机作为主要通讯产品,供需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季节性波动,苹果和三星等行业领先品牌的集中度继续上升。由于供需结构与笔记本电脑类似,因此通过供需双方的沟通来达到平衡并不困难。一般来说,若供应链能满足需要高端技术的关键部件(如微处理器),市场便不会如此哗然。

  台积电的工艺节点进度和产量是首屈一指的,并在NVIDIA、AMD、联发科和传统美国设计公司之间的市场份额竞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由于这些上游IC设计公司采用了台积电的先进工艺,总部位于美国的英特尔和高通公司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影响。

  从2020年起,供需格局似乎正在发生变化。供应链渐渐能满足市场对先进工艺的需求,但由于过去投资较为保守,成熟工艺存在需求缺口。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扰乱了市场的供求格局,在美中贸易战期间,中国企业争先恐后地寻找供应,囤积各种用于生产手机、服务器、汽车的零部件。半导体制造商必须一方面满足传统组件的需求,一方面又需应对AI芯片等新型智能应用的需求。电动汽车的需求与新一代半导体(如碳化硅)息息相关,这无疑会给供应商带来更多挑战。因此,黄崇仁认为,所有类型的半导体中,供需不平衡最严重的并非最贵的那一类,相反,问题最大的是通用组件。这一看法与富士康一致。

  尽管许多晶圆厂已可以生产比28nm更小的芯片,但市场对成熟工艺的芯片需求可能更多。最令人担忧的是,这段时间的订单积压可能会破坏整体供需生态系统,并再次破坏台积电的销售。

  在后全球化的新时代,蝴蝶效应随时可能发生。笔记本电脑、手机和电动汽车行业容易受到电源管理和音频IC短缺的影响。对此,黄崇仁认为成熟节点芯片的零部件短缺可能带来商机。

(力积电CEO黄崇仁,图片来源于digitimes)

   

专题

查看更多
IC品牌故事

IC 品牌故事 | 三次易主,安世半导体的跨国迁徙

IC 品牌故事 | 开放合作+特色深耕,华虹的突围之路

IC 品牌故事 | Wolfspeed:从LED到SiC,被中国厂商围追堵截的巨头

人形机器人

市场 | 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在深圳龙岗开业

方案 | Allegro解决方案助力机器人应用提升效率、可靠性和创新

方案 | 爱仕特SiC三电平方案:突破工商储能PCS高效极限

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雷达 | 智能驾驶不可或缺的4D毫米波雷达技术全解析

毫米波雷达 | 有哪些热门毫米波雷达芯片和解决方案?

毫米波雷达 | 超百亿美元的毫米波雷达都用在了哪里?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