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TrendForce最新调查,由于半导体供应持续不足,迄今为止,电源管理IC(PMIC)价格仍呈上升趋势。预计2022年上半年的平均售价(ASP)将增长近10%,破六年以来最高纪录。
就产能分配而言,许多品牌都从供应厂商处分得了一定比例产能。例如大部分IDM厂商,以及TI、英飞凌、ADI、意法半导体、NXP、安半导体、瑞萨、微芯片、ROHM(Maxim已被ADI收购,Dialog已被瑞萨收购)、高通和联发科(MTK)等IC设计公司均从晶圆厂商处分得了一定的产能,其中TI分得产能占比最大。
在产品结构方面,消费电子、电信、工业控制系统和汽车终端用户部门的需求,以及由产业转型驱动的产品创新,将推动全球市场对电源管理IC的需求大幅增加。电源管理芯片最常见的应用领域是消费类电子产品,因此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需求可能也会有大幅增加。此外,少数结构简单的项目,如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的重新进货动力出现了实质性的放缓。然而,由于电子产品对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为结构性增长,某些型号仍然存在短缺。例如,高通公司和MTK受到代工厂产能不足的影响,导致自用的电源管理芯片库存收紧。
此外,汽车市场复苏以及电动汽车、汽车电子和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的快速增长,市场增加了电源管理芯片以及充电技术的需求。车用集成电路需要通过多项检查,并且必须保证一致性和零故障。目前,预计IDM公司的汽车IC订单积压将一直持续到2022年底。由于满负荷生产和原材料短缺等因素,电源管理芯片供应商目前宣布延长交付周期,消费类电子IC交付周期增加至12~26周,汽车IC交付周期达到40~52周,某些独家车型遭到被迫停产。
TrendForce预计,由于总体产能不足,2021年第四季度对电源管理芯片的需求将保持强劲。受到IDM的影响,电源管理芯片定价仍将居高不下。尽管新冠疫情总是带来不可预估的变数,以及8英寸晶圆产能短缺,TI的新厂RFAB2将于2022年下半年开始量产。另外,由于晶圆厂商计划将部分8英寸电源芯片产能转移至12英寸,未来电源管理芯片极有可能短缺。
(图片来源于TrendForce)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