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地说苹果能有今天的成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中国市场“吸了太多的血”,这绝对不是夸大其词,这几年苹果就像一只贪婪的蚊子,到处寻找可以吸食的血液。
而赚得盆满钵满之后苹果想拍屁股走人,这种丑恶的嘴脸最终被国内的企业和消费者看透,不过最近品苹果也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价,一向趾高气昂的苹果也被迫低声下气地去求中国企业,最终还吃了闭门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贪婪的苹果引发众怒
最近两年,不知是受到了老美的指使,还是受到利益的驱使,苹果开始疯狂将中国的供应商移出自己的供应链。
这让中国的消费者接受不了,直呼苹果吃相太过难看。这些厂家曾经都给苹果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不仅技术先进,而且拥有着极高的性价比。
如今苹果却以人力成本上涨为由,招呼都不打就选择了放弃,这种做法完全是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曾经在中国的企业和消费者身上到吸了多少血,难道苹果都忘了吗?
然而苹果去东南亚办厂之后,并没有如自己想象得那样迎来更好的发展,反而东南亚疫情持续加重使得苹果的供货受到很大的影响,不仅很多很多工厂别破减产,甚至许多工厂被迫停业,这也使苹果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国内网友看到这种现状不禁直呼“苹果是自作孽不可活”,如今苹果想要重回中国市场,可是苹果想要出去容易,进来可就难了。
许多中国企业明确表示拒绝和苹果进行合作,相关部门也对苹果的申报进行了重新评估,苹果能不能重回中国,还是一个未知数。
可以说苹果能有今天的处境,完全是自己咎由自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相信这个道理苹果终究有一天能够明白。
苹果低三下四却吃了闭门羹
大家都知道,苹果在与其他企业谈合作的过程中,向来是占据主动的那一方,不仅具有较高的议价权,还会对其他区企业提出许多苛刻的要求。
在苹果看来,想要和自己合作的企业比比皆是,一家谈不拢还会有下一家,所以苹果才会如此有恃无恐,然而最近苹果与中国的两家企业谈合作的时候在表现显得十分卑微,即使被拒绝,苹果依旧不愿意放弃一丝可能性,甚至百般讨好,这两家企业就是比亚迪和宁德时代。
大家都知道,这几年全球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迅猛发展,老牌车企的转型和新兴企业的加入比比皆是,而苹果也是很早就看上这块蛋糕。但是由于苹果在技术方面存在很多不足,所以苹果的造成产业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喊了半天口号也没见太多实际进展。
终于在今年,苹果的供应链基本已经解决就绪,技术的开发也基本进入收尾阶段,可以说苹果的造车计划终于要落地了。但是这个时候一个致命的难题摆在了苹果面前,那就是对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关键点——电池,迟迟没有着落。
此前苹果曾尝试过多家电池企业的产品,结果不是性能上不能够让苹果满意,就是价格高太高对于苹果来说性价比不足。
最终苹果评估了全球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后发现,有两家企业能够满足苹果的要求,一家是宁德时代,一家是比亚迪,这两家企业都是中国企业。
不得不说苹果的眼光还是异常的毒辣,比亚迪和宁德时代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性价比上都属于世界范围内一流的水平。
苹果本身对于这一次的合作谈判信心满满,认为自己一定能够以比较有力的条件获得这两家企业的供货。
结果事实却让苹果大跌眼镜,两家厂家双双拒绝了苹果的合作邀请。尽管苹果一再让步,甚至已经近乎于展现出卑微的姿态,但是两家企业依旧不为所动。
苹果为什么吃闭门羹
其实这两家企业拒绝苹果的理由非常简单。
第一点,这两家企业完全不用担心销量,进入新能源时代以来,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电池就以高潮的技术和优势的性价比深受市场的好评。
如今市面上的动力电池产量严重不足,想要和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合作的人每天几乎要把两家厂房的门槛都踏平了,因此这两家企业根本无暇顾忌苹果。
第二点,苹果对于中国厂商的态度让国内厂商对苹果不再信任,苹果这种言而无信的行为让许多人不齿,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选择了拒绝苹果。
总的来说,苹果之所以沦落到今天的处境完全是咎由自取,如果苹果能够少少一些傲慢,态度再谦虚一些,我想它也不会是现在的处境。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