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谬的半导体工业世界,过度全球化带来的短缺噩梦

来源: 芯闻路1号 作者:北极星蜥蜴姐 2021-08-20 18:03:34

全球半导体的供应短缺仍在继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日本学部大学教授伊藤元重在《日本经济概论:从网络新闻中无法理解的内容》中解释了与经济新闻有关的经济理论,他说,“如果你知道一些基本原则,就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许多经济现象。”

这场旷日持久的半导体的短缺已经绝大范围的影响了各行各业。

今天半导体短缺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各国间的经济冲突。

而新冠疫情的主要影响是,随着感染的蔓延和暂时的消退,对汽车的需求出现了波动。 2021年初,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大寒流使当地的半导体工厂因停电而被迫关闭,而3月份日本瑞萨电子公司的一场火灾又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半导体的全球生产系统比大多数人假设的更加脆弱,那么现在它具体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在半导体世界中,从上游的设计和工程到下游的制造过程,各国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

世界领先的公司,如高通公司和苹果公司,设计智能手机和电脑中使用的半导体。 他们的设计对其产品的性能有直接影响,并支撑着这些高科技公司的竞争力。 然而,生产半导体的实际过程通常由专门从事制造的公司进行,即所谓的制造厂。

这些代工厂中最著名的是台积电,它占据了世界代工市场份额的50%以上,没有它,美国、日本和中国就无法获得最先进的半导体。

一些世界领先的半导体公司,如韩国的三星和美国的英特尔,拥有垂直整合的业务,参与了从设计到制造的所有生产阶段。

设计和制造之间的精细分工对像半导体这样的产品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它有广泛的可能应用,而且技术变化很快。

这样做的原因是,它使每个公司都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进行专业化,取得更高的技术成果。 此外,可以实现的原因也包括,现如今,跨国运输成本几乎不是一个问题,非常小的部件可以为产品增加高价值。

因此,可以说半导体行业是一个理性思维被发挥到极致并应用于实践的行业。

也可以说,激烈的国际竞争的现实加速了半导体领域彻底的国际分工。

日本公司在某些半导体领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国际市场份额。 这些公司包括用于智能手机摄像头的CMOS图像传感器的索尼公司,以及用于闪存的Kioxia公司(前身为东芝)。

这些公司很难将生产外包给像三星这样的垂直整合公司。 因为这些公司之间在产品上存在着竞争关系,。然而,台积电作为独立的外包公司,可以承接这些订单,而不必担心产品的竞争关系。

当然,索尼等公司有可能独立完成所有的最终制造,但在维护和升级生产设施以及确保生产能力方面,台积电将更具优势。

随着电动汽车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全球半导体产业通过这种竞争形成了最终的分工。与此同时,一度保持着全球较大市场份额的日本半导体产业也出现下滑。这并不是说日本的半导体产量大幅下降,而是随着半导体使用量的扩大,中国台湾省和韩国的产量大幅增加,日本的份额和存在感下降了。

然而,在半导体生产设备和材料等领域,信越化学和东京电子等公司保持着强大的国际竞争优势。

半导体也被称为工业的大米,被用于各种产品中。 如果没有半导体的技术创新,智能手机和计算机的快速技术创新和普及是不可想象的。同时,随着5G通信基础设施、工厂自动化(FA)、物联网(IoT)、医药和高性能计算(HPC)等领域的需求继续增长,半导体的重要性将越发明显。

汽车的情况也是如此。 随着汽油车被电动车取代和自动驾驶系统的投入使用,对先进逻辑半导体的需求将成倍增长。

而另一方面,半导体领域的国际分工有两个方面。 首先,设计和制造阶段的分工越来越细,其次,生产的半导体跨越国界,用于许多国家的产品中。

这种分工可以用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

该理论由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关于比较优势的传统讨论,常常以最终产品的分工为例。 然而,随着过去30年全球化的推进,比较优势理论不仅渗透到最终产品的世界,也渗透到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世界。

然而,在现实中,各国间之间的贸易冲突、新冠疫情传播和等因素导致了供应链的分裂,尽管这种情况是暂时的,但影响是持久的。 过于先进的分工会导致供应链的脆弱。

经典的比较优势理论仍然很重要,但也需要在贸易政策讨论中考虑供应链风险和经济安全。

此外,主要国家正在加强其在半导体等领域的产业政策。 如何协调比较优势和国家干预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产业政策理论中的一个问题。

"全球化不是走得太远了吗? 这是一个许多人问自己的问题。 对于国家和企业来说,如何纠正过度全球化的进程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