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现在的华为手机,价格比较高,走高端路线。
我不提竞品,只说一下高端路线带来的一系列的结果。
1、给供应商留够充足的利润,除了个别竞争惨烈的节点,华为的供应商的毛利率基本能维持在30%-40%左右,为产业后续发展提供了利润资金支持。
2、据统计,除了核心芯片,P50的供应商国产化率高达90%。这意味着,每多卖一台P50手机,国产供应链就多吃一口饭。华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领着一众小兄弟在战斗。华为的品牌优势,可以给产业链带来足够大的订单。
中国的手机产业链是全球最为完善的,但赚取的利润却是最低的。比如苹果手机在中国组装,很多核心部件都是中国供应商,但中国供应商赚的利润是最低的。大头被三星、索尼以及美国的供应商赚取。
3、华为的高端化突围,就是中国的产业升级转型的先行者。华为手机卖到苹果一样的高价,说明了中国制造完全可以实现高价格高毛利,从而引领产业升级。当大部分中国制造实现了产业升级,那么中国就能顺利的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而华为遇到的一系列阻力,证明了中国的产业升级任重道远,困难重重。很多时候不是自身技术的问题,而是掌握话语权和金融霸权的,让不让你升级、让不让你走出陷阱的问题。
4、技术问题从来不是单一的,背后糅杂着各种因素。
但最重要的,是市场。
如果市场足够大,假以时间,技术就可以突破。有资金流入,有人才进入,这个技术就不是不可攻破的。
历史上被美国以国家力量对抗的企业中,日本、法国均落败,但为什么德国企业成功了?因为市场。当年东芝也好,阿尔斯通也好,它们的主要客户群体,都在美国。通过切断市场的方式,完成了对巨头公司的肢解。
德国企业呢?聪明如大众,早早把最大的市场赌注放在中国。即便是被阴了300亿美元,依然顽强的靠中国市场活了下来。
刚刚发布半年报的海康威视,业绩又创新高,华为遭遇史上最严厉的封锁,依然能拿出P50,那些被美国制裁的中国公司,为什么能顽强的活下来,并且为中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增砖添瓦?
幸运的是,因为我们有庞大的市场,有14亿逐渐富裕起来的消费者,有坚定的信心。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