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了内存融合技术,大家还是要买大运存机型?

来源: 智能手机那点事 2021-06-28 22:05:00

智能手机诞生到现在,已经出现了非常多的新技术,甚至出现了很多只能在电影里面看到的技术,可以说发展速度上确实变得很快。

比如屏幕指纹、超薄机身设计、双面屏设计、人脸识别以及无线充电等,虽然这些技术现如今看起来没有什么吸引力,但刚发布的时候确实极具吸引力。

而且,智能化逐渐普及之后,手机厂商又开始研发新技术和新的特性,其中包括屏下镜头设计、更给力的充电速度等。

可以说大多数功能都在进行完善,唯独接下来要和大家说内存融合技术比较特殊一些。

所谓的内存融合技术,只是从字面的意思来说,确实难以进行理解,但对于经常搞机的用户来说,这种技术可以说非常的熟悉。

在以往这一类的给手机扩容的项目都需要很高的手工成本,原因就是手机的存储是直接焊死在主板上的,扩容也就是换装主板上了存储颗粒。

不过大多数都是拓展内存,想拓展运存的话,需要给手机进行root,然后下载软件,进行拓展虚拟内存。

尽管现在看起来非常的麻烦,但是在以前的时候,这种方法确实很常见,同时,使用这种方法操作的用户也是非常多。

不过,到了2021年的市场中,已经没有多少用户进行如此的操作了,一方面是产品本身的内存和运存足够大了,不需要冒险操作。

另一方面,手机厂商近期也是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那就是开始进行普及内存融合技术,并且有厂商取名为内存Turbo技术。

简单点来说,在8GB内存+128GB存储的手机上,内存融合技术可以让8GB内存等效于11GB内存。

在12+256GB的手机上,又相对应地等效于15GB内存,进一步提升了手机的运行空间,利于更多的App在后台启动,来回切换使用也就更流畅了。

不出意外,这种技术未来将会全面进行普及,即使是老机型,也有可能使用上。

只不过当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进行普及内存拓展技术之后,却依旧有非常多的用户购买大大运存机型。

本以为这种技术普及之后,消费者在选择新机的时候都会以小运存为主,但大多数用户还是认为大内存比较好。

并且给出了一些理由,可以说相当的真实了,那么话不多说,一起来看一下。

内存融合只是锦上添花

根据部分用户称,内存融合对于如今的新机来说只是锦上添花,如果真的购买了小内存机型,那么真的会后悔。

一方面,现在的大运存手机和大内存都是绑定在一起,很少看到2G+128GB的组合。

另一方面,内存融合需要用到内存,也就是运行内存不够用时,可以调用一部分存储空间,来临时当作运行内存使用,让手机能够同时开启更多的应用,并保证手机流畅运行,做到让手机配置物尽其用。

但是,运存小的机型,内存也小,如果占用内存的话,体验也会非常不好。

想长久,还是大内存+大运存

也用户认为现阶段的手机产品耐用性都非常的强,如果选择小内存、小运存的机型,即使有内存拓展也很难坚持。

要知道,现在的软件变得越来越大,加上应用数据也非常的大,这就导致消费者长时间使用的时候出现内存不足的问题。

所以说,想长久使用的话,还是建议选择大内存和运存机型。

毕竟,功能无法代替硬件。

最后,你们觉得有了内存融合技术之后,还有没有必要去更换大内存、大运存机型?欢迎留言、点赞、分享。

专题

查看更多
IC品牌故事

IC 品牌故事 | 三次易主,安世半导体的跨国迁徙

IC 品牌故事 | 开放合作+特色深耕,华虹的突围之路

IC 品牌故事 | Wolfspeed:从LED到SiC,被中国厂商围追堵截的巨头

人形机器人

市场 | 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在深圳龙岗开业

方案 | Allegro解决方案助力机器人应用提升效率、可靠性和创新

方案 | 爱仕特SiC三电平方案:突破工商储能PCS高效极限

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雷达 | 智能驾驶不可或缺的4D毫米波雷达技术全解析

毫米波雷达 | 有哪些热门毫米波雷达芯片和解决方案?

毫米波雷达 | 超百亿美元的毫米波雷达都用在了哪里?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