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手机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各大友商拼尽全力表明自己的优势。就目前来看,市场中友商之间碰撞火花,最强烈的应该就是快充技术和相机。处理器方面,除了华为有自研芯片之外,其他友商都需要通过购买第三方的产品,因此差别并不是很大。
其实比起相机,大部分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快充技术。快充技术的突飞猛进,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明显感受得到,几乎每一次都有所升级。
如果仔细了解才会发现,原来友商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将国内充电水平从15瓦提高到了120瓦。据说现在正朝着165瓦的方向发展,5000毫安的大容量电池充满电仅仅只需要半个小时。
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是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不同的手机品牌会根据自身的特性选择研发不同的快充技术,快充技术拥有独特的私有协议,因此品牌之间不存在兼容性,而这无疑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扰。
比如说一家4口分别买了华为,OPPO,小米,vivo,四个品牌的手机。品牌不同导致手机快充技术之间并不兼容,换句话说,使用华为手机的快充为小米手机充电,充电的速度依旧很慢。
由于品牌之间彼此并不兼容,意味着这个家庭必须使用4个充电器头。如果个人想要体验快充技术只能使用属于自己的充电器,从而造成了很多不便。
那么问题来了,国内友商为何不选择使用相同功率或者相同技术的快充技术?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无论一个企业发展的有多大,也不管企业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怎样的企业文化,企业最终的目的并非全是让普通人过上好日子,而是为了获取一定的利润。
国内友商之所以不愿意撕毁各自的私有协议,达到快充技术的互相兼容,根本原因也在于彼此之间的利益需求不同。而且在手机同质化现象严重的时代,快充技术是产品的一大竞争力。
去年的时候,苹果公司突然宣布,在今后的产品中将取消配送充电头的举动,这个政策一经发布被很多人唱衰。因为在用户看来,苹果这么做显然是自掘坟墓,这样会导致在国内市场中的份额大幅度下降。
但万万没有想到华为突然之间的困境,却让苹果手机在市场中的份额急剧攀升。最后不送充电器头,这一点小小的瑕疵,消费者也选择了忍让。对于这一点国内友商可是着实羡慕。曾经三星和小米也表明想要取消配送充电器头,但最终还是因为市场的原因,将这个消息转化为一次营销活动。
近期有媒体爆料,目前国内诸多手机巨头联合发布了一篇公告,这篇公告现在已经得到大部分企业的认可。公告的主要内容就是国内友商会逐渐的取消彼此的私有协议,完成快充技术的兼容。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好奇,如果快充技术兼容就意味着友商在快充技术方面的优势将荡然无存,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说白了,原因还是因为受到了苹果的启发。一旦国内所有快充技术完美的兼容,不再存在私有协议,那么国内友商很有可能会集体宣布取消配送充电器头,可以节省一笔成本。而且通过售卖高功率的充电器,再次获取不菲的利润。这样来看,你对未来充电器或许通用有何看法呢?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