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地理系科学家马修斯·卢克·梅辛格和同事近日在《自然》杂志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对全球长度2330万公里的河流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显示,许多河流全年经常处于断流干涸状态。
地面表层河流和小溪的水流有效地将沉积物、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等从山坡和陆地地区输送至下游湖泊、水库和海洋,小型溪流为居民社区提供了重要资源,并支持丰富、复杂的生态系统,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年河流(并非全年流淌运行的河流)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由于非常年河流不如常年河流拥有可靠的地表水来源,因此,以往科学家没有对非常年河流进行全面充分的研究。
梅辛格和同事将世界各地站点的水流数据与水文、气候、自然地理和土地覆盖信息结合在一起,模拟河流每年出现断流的概率,然后将预测数据扩展至全球河流网络数据库(RiverATLAS)的所有流段。
他们的研究报告指出,全球51%至60%的河流全年至少有一天没有水流,全球44%至53%的河流全年至少有一个月处于干涸状态。此外,在炎热干旱地区,95%的河流网络(代表了全球陆地面积的10%)每年都处于干旱状态。令人惊讶的是,甚至一些地区的主要河流,例如西非尼日尔河,在干旱地区河段也处于干涸状态。
小型源头河流(没有支流的河流)占全球河流长度的70%至80%。梅辛格和同事的计算机模型预测,即使在最潮湿的地区,例如:亚马孙河流域、中非和东南亚部分地区,高达35%的源头河流也会在全年某个时期处于断流。在较冷的气候下,断流的出现通常是因为河面结冰或是降雨变成了降雪。
全球河流分布变化对全球和大陆范围的碳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深远影响,并影响河流生物的生存,尤其能影响对濒危物种的深入分析。因此,科学家对常年河流和非常年河流的持续流动情况制定一个全球基准,对于评价与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相关的影响至关重要。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