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全球首发屏下3D结构光技术

来源: 创投时报 作者:谛林 2021-02-28 01:00:04

智能手机行业进入全面屏时代以来,苹果公司就因为一直坚持刘海屏设计,而遭受过诸多质疑和吐槽。

而苹果公司之所以没有跟随市场主流,取消刘海屏设计,就是因为苹果想要保留FaceID。但想要保留FaceID,就必须在手机屏幕上为3D结构光留有充足的空间。

因为目前,只有根据人脸对光源反射程度,来确定深度从而进行解锁的3D结构光,容错率高达百万分之一。

故而,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苹果公司一直采用刘海屏设计。直到现在,许多有关iPhone13系列新机的相关爆料中,依然有不少渲染图仍沿用刘海屏。

令人骄傲的是,苹果公司在这4年间一直没有找到方案来解决的问题,被中国巨头一举攻克。

在一年一度的MWC大会中,中兴通讯全球首发了屏下3D结构光技术。

所谓屏下3D结构光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将3D结构光所需组件隐藏在屏下,类似于屏下镜头。但相比屏下镜头,屏下3D结构光的实现难度更大一些。

这类技术不仅需要更高的透光率,还需要对人脸进行精准识别。否则很容易威胁到用户的隐私和财产安全。

而中兴通讯之所以敢直接向外界公开发布,主要是因为这项由光鉴科技提供的屏下3D结构光技术,具备几大关键优势。

了解到,该技术基于边发射激光器,能够将散斑的功率密度提升十倍以上,从而补偿红外透过率有限的屏幕造成的功率损失。

此外,中兴新技术还利用有源纳米光子芯片控制投射光场,令投射功能在点阵和泛光之间迅速切换,从而进一步节省成本。

有上述两项技术的支持,光鉴科技提供的屏下3D结构光技术,相比传统的VCSEL+DOE方案的成本更低。

更重要的是,该技术不仅仅有成本低这个优点,而且还拥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

要知道,在传统VCSEL+DOE方案上,苹果公司手握完整的专利,这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影响不小。

为此,光鉴科技独辟蹊径,打破了苹果在结构光技术上的垄断。让这项令全球惊艳的屏下3D结构光技术,成为中国厂商和产品可以放心使用的3D视觉技术方案。

基于此,首发该技术的中兴通讯,再一次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如果中兴将该技术应用到商用机中,你会买单吗?
责任编辑:tzh

专题

查看更多
IC品牌故事

IC 品牌故事 | 三次易主,安世半导体的跨国迁徙

IC 品牌故事 | 开放合作+特色深耕,华虹的突围之路

IC 品牌故事 | Wolfspeed:从LED到SiC,被中国厂商围追堵截的巨头

人形机器人

市场 | 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在深圳龙岗开业

方案 | Allegro解决方案助力机器人应用提升效率、可靠性和创新

方案 | 爱仕特SiC三电平方案:突破工商储能PCS高效极限

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雷达 | 智能驾驶不可或缺的4D毫米波雷达技术全解析

毫米波雷达 | 有哪些热门毫米波雷达芯片和解决方案?

毫米波雷达 | 超百亿美元的毫米波雷达都用在了哪里?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