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显示面板制造行业:智能互联时代的基石

平板显示面板的应用十分广泛,目前主要的下游领域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显示器等,并且未来有可能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电子标签、智慧医疗等新兴领域扮演重要角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智能化趋势的不断推进,显示屏作为人机交互的界面,其市场规模正在随着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数量的增加而不断扩大,面板需求量和出货面积逐年攀升。

 

平板显示可以按照技术特点划分为液晶显示(LC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LED)、等离子显示(PDP)、场发射显示(FED)等。其中,OLED 由于生产技术尚未成熟,良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价格较高,目前主要应用在小尺寸显示领域。而 LCD 依靠其在性价比、分辨率、耗电量以及参数多样化上的显著优势,是目前平板显示领域的主流技术,占据了 90%以上的市场份额。

 

 

 

二、平板显示产业产能持续向大陆转移

2010 年起,在国家意志助推下,伴随着国产终端品牌的逐渐崛起,全球液晶面板产能持续从日本、韩国和台湾向大陆转移,国内厂商出货量份额不断攀升。WitView 数据显示,2010 年,国内厂商在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 LCD 面板的出货量份额分别仅为 1%、10%、2.9%和 0.4%,而到 2016 年则分别增长至 31.3%,24.5%、23.8%和 25.3%。

 

LCD、OLED 特性对比

 

电视液晶面板出货量份额、显示器液晶面板出货量份额统计

 

NB 液晶面板出货量份额、平板电脑 LCD 出货量份额

 

三、OLED 在各方面优势明显

(1)显示效果好。OLED 屏幕的显示对比度高,显示黑色时可以完全无光,达到纯黑;色域广,NTSC 标准色域可以达到 110%,而 LCD 一般只有 70%~90%;视角广,自发光使得可视角度可以达 170 度。

 

(2 )更轻薄 。OLED 面板层数更少,去掉了背光板、增光片、部分偏光片等,材质也不同,所以相比于 LCD 重量更轻、厚度更小,平均可以减少约 0.5mm 的厚度,达到轻薄化的效果,这对目前在厚度下降上面临瓶颈的手机来说尤为重要。

 

(3 )能耗低。OLED 屏幕可以只在需要发光的部位发光,其余部分不工作,从而降低功耗。在显示黑色时完全不发光,因此不耗电,省电效果明显。

 

(4 )可实现柔性效果 。受背光板和液晶性质的限制,LCD 屏幕难以实现柔性特点,而 OLED 具有柔性、可弯折的特点,可以使用在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等多种应用场景中。

 

AMOLED、LCD 主要参数对比

 

四、手机存量时代亮点难寻,OLED 或成重要卖点,苹果公司引领,引爆 OLED 需求

自 2008 年开始,随着苹果引领的智能手机浪潮兴起,全球消费电子零组件企业快速发展。而从 2015 年开始,智能手机逐步进入换机期,增速下台阶趋势已经确立。2015 年国内手机市场销量 4.38 亿部左右,同比增长仅 3%,智能手机市场宣告进入存量时代。在存量时代下,当消费者的基本使用需求已被满足,性能、审美和差异化三个维度成为手机厂商的角力场。尽管趋势已立,然而智能手机硬件仍然不可避免落入同质化陷阱。OLED 屏幕的优异性能表现正好满足了消费者对性能、审美和差异化的需求,将成为手机厂商实现差异化的利器,手机厂商势必不会放弃这一新战场,未来 OLED 面板将有望在手机厂商的中高端机型中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

 

五、超预期的季报点燃了资本市场对 OLED 产业的热情

近日,主营 OLED 显示材料的美国科技明星公司 Universal Display 公布了靓丽的一季度业绩:实现营收 5560 万美元,净利润 1040 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 87%和 447%,其最大客户是全球 OLED 面板龙头 Samsung Display,并且其拥有和申请中的 OLED 相关专利高达 4200 多项。超预期的季报点燃了资本市场对 OLED 产业的热情,公司股价在季报公布次日大涨 24%,最近一年股价已翻倍,总市值突破 50 亿美元。这家掌握着 OLED 尖端材料技术公司的股价表现基本就是 OLED 行业的晴雨表,揭示着一个行业的崛起。

 

OLED 是一种有别于液晶屏幕的全新显示技术,其最突出的特色在于超薄、柔性曲面,同时还有色彩丰富、对比度高、响应速度快、耗电少等诸多优势,因而一经问世便备受瞩目。产业界把 OLED 视为可能替代目前主流液晶面板的下一代显示技术。三星和 LG 作为全球 OLED 面板的龙头企业,已分别在小尺寸和大尺寸 OLED 研发领域投入了数十亿美元。当然,和很多新技术的研发一样,巨大的研发投入并未能很快带来技术和产品的成功,很长一段时间内,OLED 产品由于技术不够成熟,良率较低,成本太高,一直难以进入大众消费层面,质疑该技术能否商业化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率先取得突破的是三星开发的小尺寸 OLED 显示技术,其生产成本在 2016 年甚至下降到高端液晶面板以下,随后的快速替代显得顺理成章,势不可挡。除了三星手机率先在大部分机型配置了 OLED 屏,其他如华为 Mate9、红米 Pro、OPPO R9、VIVO xplay5 等国产机型都开始使用 OLED 屏,苹果很可能在 iPhone8 开始采用 OLED 屏幕。根据咨询公司 IHS 的数据,2016 年手机 OLED 屏幕出货量达到 3.85 亿片,渗透率在短短两年内从 14%快速上升到 26%。而 OLED 技术的先行者三星随之占据了 90%以上的小尺寸 OLED 屏市场。

 

目前 OLED 面板在电视等大尺寸领域的应用相对落后,良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也长期困扰着大屏产商。目前韩国的 LG 是大尺寸 OLED 屏的龙头,最近的情况也已经显示出乐观的前景,LG 表示其大尺寸 OLED 面板良率已经达到 80%以上,核心技术难点正在逐步攻克。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55 寸 OLED 电视的价格已经接近 1 万元水平,国内多家主流电视机厂商都已开始押注 OLED 电视作为未来重点,预计 OLED 电视的占比也将步手机后尘出现快速增长。

 

全球面板市场份额

 

全球 OLED 面板市场份额

 

日本主要面板企业 OLED 产线建设及规划情况

 

六、现有的多家面板厂商也开始了相关的产业布局

4 月上旬,有消息称苹果给三星砸下超级大单为 iphone8 备货 OLED 面板,这份两年期的合约价值高达 90 亿美元,苹果将从三星获得 7000 万块的 OLED 屏幕。对年销售手机 2.1 亿部的苹果而言,这一订单显然无法满足它的胃口。此外,根据韩国媒体的报道,苹果还向 LG 发出了供货请求,而 LG 也已经决定在明年开始为 iPhone 8 提供 OLED 屏幕,具体情形将在 6 月的董事会作最后决议。在苹果疯狂扫货 OLED 屏幕的同时,国内面板厂虽开始加快产业布局,但距离产能释放还有两三年时间。

 

根据 IDC 的统计,2016 年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实现了同比 8.7%的增长,但苹果的市场份额却由 2015 年度的 13.6%下滑至 9.6%,位列 OPPO、华为、vivo 之后。而根据 Counterpoint 发布的数据,苹果还在 2016 年度丢掉了中国市场单品销量第一的宝座,销量 1700 万的 OPPO R9 占据了整个中国手机市场 4%的份额,而 iPhone 6s 屈居第二,市场份额为 2%。iPhone 在国内越来越难吸引到中国消费者的目光,与其近些年推出的新品乏善可陈有关。此次苹果大批量下单 OLED 屏幕,除了在自身产品体验有所发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供应链上游开始对国产手机的迅猛增速进行阻击。而现实情况是,目前市场上的 OLED 屏已经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根据 CINNO Research 全球季度手机面板出货量监测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16 年全球 AMOLED 手机面板出货量达到 3.7 亿片,OPPO、vivo、华为、金立、魅族、联想等贡献了 26%的份额,而这其中 99%的 AMOLED 面板都出自三星。市场调查机构 DSCC 也预计,今年全球对 OLED 面板的需求仍将增长 44%,但同期面板供应量的提升可能仅有 5%。这意味着 OLED 屏除三星自用外,苹果将拿走剩余的绝大部分产能,对于依赖三星 OLED 屏幕的国产手机而言,未来高端产品可能将面临更加严重的缺屏危机。

 

全球 OLED 市场规模及预测

 

2019 年全球主要面板厂中小尺寸 OLED 产能预估

 

从面板产业发展开始,整个产业就具有非常明显的周期性,在产业初期由于产品价格和利润的高昂,吸引了更多竞争对手进入,释放过多的产能导致了供需失衡,引发产品价格下滑,同时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更多需求被进一步释放。供需的再次错配导致市场新的一轮投资周期开启,在经历日本-韩国-台湾的两轮宏观上的面板产业转移之后,第三次产业转移从 2005 年开始,从此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开始发力,短短十几年间,中国面板企业无论从数量、市场占有率、出货面积均开始大幅提高。我国此前饱受困扰的“缺芯少屏”之痛终于在面板这个电子产业关键的器件上实现了国产自主化,所改变的不仅仅是我国的 TV 面板自主供给率从最初全靠进口到如今接近 60%的自主供给率,我国也成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域的重要领导者之一。

 

2015-2019 手机用 OLED 快速渗透(百万片)

 

全球智能手机 AMOLED 面板渗透率、2016H1 国产手机品牌 AMOLED 渗透率

 

OLED 市场需求——按类别拆分

 

全球 OLED 扩产情况(千平米/月)

 

七、公司投资组合推荐(2016 年 ROE 加权大于 10%)

 

更多最新行业资讯,欢迎点击与非网《今日大事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