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在电视显示技术还是 LED 的天下时,OLED 的出现,以各种压倒式的优势获得大家的认可,甚至被称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在当时,还提出未来电视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是自发光的 QLED。当时,不少人认为 LED 技术未来将会被 OLED 所取代。然而今时不同往日,近两年,Micro LED 显示技术的流行让不少业内人士看到了行业发展新的希望,那么 Micro LED 究竟好在哪里?

 

Micro LED 显示的原理

Micro LED 是新一代显示技术,实际上就是我们日常见到的 LED 屏幕面板,即 LED 微缩化和矩阵化技术,在一个芯片上集成的高密度微小尺寸的 LED 阵列,就像 LED 显示屏每一个像素可以定址、单独驱动点亮,其将像素点距离从毫米级降低至微米级。一般来说,总表面小于 2500mm?的 LED 芯片,即 50mm×50mm 的正方形,或直径为 55mm 的圆形芯片。

 

Micro LED 显示的优势

自 2016 年苹果宣布后续产品将有可能采用 Micro LED 技术,之后这个技术也被大家熟知。Micro LED 相比现有的 OLED 技术,优势还是尤为明显的。 首先,其微米级的像素间距,使得每一个像素点都能单独控制和驱动,因此,无论是分辨率、亮度、对比度还是功耗等都不亚于 OLED。特别是在使用寿命上,由于其采用无机材料制作,寿命和稳定性都要比 OLED 屏幕的有机分子要强得多,在 OLED 屏幕上容易出现的烧屏老化现象情况也要少得多。

 

此外,Micro LED 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解析度超高,这也是由于采用微米级像素间距,由于微小,所以表现出来的解析力度特别高。据悉,采用 Retina 显示的 iPhone 6s 为 400PPI,但如果其采用 Micro LED 显示,能够轻松达到 1500PPI。与 OLED 相同,Micro LED 同样也是自发光,大大降低功耗。相比 OLED,色彩更容易准确调试。

 

Micro LED 的现状

根据产业研究机构 Yole Développement 给出的最新数据显示,Micro LED 显示产业已经确认有 125 家公司及组织提交了近 1500 项专利,其中苹果拥有 62 项专利位居第一。目前来说,Micro LED 显示技术虽然优势明显,但是市场上并未普及。其实早在 6 年前的 2012 CES 上,索尼展出 55 英寸全高清 Micro LED 显示屏,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

 

随后,包括苹果、三星等业界巨头纷纷进入 Micro LED 的市场。今年年初,三星在 CES 展出的 146 英寸 Micro LED 显示设备再次引起业界轰动。之所以 Micro LED 一直无法普及,因为目前而言,还存在技术上的局限性。其需要成熟的微缩制程技术和巨量转移技术,不仅要将毫米级别的 LED 晶片微缩到只有原来 1%的大小,还要将高密度、阵列化、薄膜化的 LED 晶体转移到驱动面板上。

 

另外,Micro LED 由于波长一致性差导致 LED 颜色不均,所以想要做出一整块像现在智能手机大小的 Micro LED 面板,良品率非常低。近年,有 Micro LED 技术方面的专家表示,这项技术暂时还无法应用在 iPhone、iPad 等产品中,可能会先出现在如 Apple Watch 等小型屏的产品中,目前比较可靠的说法是将 Micro LED 技术应用在穿戴智能设备,然后投射在大屏幕中。

 

Micro LED 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