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成本上升引发的市场调整从 8 月底已经开始,在 9 月中旬已经涨过一次价的 TCL 近日再次发出涨价通知,将从 10 月中旬起对彩电部分型号的价格进行调整。

TCL 表示,全球彩电市场在 Q3 高速增长,环比增幅高达 10%,Q4 受追加备货影响,需求持续高涨。上游芯片资源受制于产能影响,在 Q4 仍供不应求。屏和芯片在 Q4 仍处于极度紧缺状态,上游资源价格持续上涨。

 


显示屏将在 9 月基础上再次上涨 10%以上,其中 32 寸上涨幅度高达 22%。43-55 寸上涨 15%左右;65 寸及以上上涨 5%以上。基于以上情况,TCL 中国营销本部 TV 业务中心将从十月中旬起对彩电产品部分型号的价格进行调整。


据满天芯了解,在九月中旬之际,TCL 就曾启动了调价措施,其 32 英寸到 75 英寸,上涨 200-2000 元不等。不到一个月时间便再次调涨价格,也充分反映了上游芯屏资源紧缺,面板价格飞涨的现状。


电视涨价潮早已开始
TCL 并不是唯一且最早涨价的电视厂商。早在 8 月末的时候,小米就宣布上调旗下 43 英寸至 65 英寸的 6 款电视的零售价。

 


9 月 23 日,小米再次宣布对以下五款电视价格进行调涨。

 

 

 


除了小米和 TCL 之外,创维电视从 9 月 1 日起全线涨价,入门级产品环比 8 月约涨 15%,中高端产品涨幅小些,其中 55 英寸电视平均上涨 300 元;康佳彩电 9 月价格环比 8 月涨价约 30%;长虹电视部分机型价格环比 8 月上涨 10%以上,其中 55 英寸电视可能会上涨 350 元以上;海信电视价格环比 8 月至少上涨 15%以上,而且不排除再次涨价的可能。


上游芯屏资源紧缺,价格飙涨
据群智咨询数据显示,9 月下旬电视面板报价持续走高,32 寸的面板报价来到 50 美元,较 6 月底的报价上涨 47.06%,涨幅最高;39.5 寸报价为 79 美元,上涨 29.51%;43 寸报价为 91 美元,上涨 35.82%;50 寸报价为 123 美元,上涨 41.38%;55 寸报价为 149 美元,上涨 33.04%;65 寸报价为 200 美元,上涨 16.28%;75 寸报价为 305 美元,上涨 10.11%。


从第三季度面板价格整体表现来看,TV 面板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同时涨价周期存在结构性差异。低端产品的涨幅较大,约为 20%~30%甚至 40%~50%,高端产品涨幅则相对较小。


除了面板紧缺价格上涨之外,上游晶圆产能供应不足导致面板芯片 IC 供应同样极度紧缺,价格也在跟着上涨。

 

 


这波涨价潮会持续多久?
日韩大厂陆续退出 LCD 赛道,短期内降低了部分产能,也是引发面板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面板价格上涨会持续到什么时候,不少研究机构和企业认为涨价潮的休止将取决于国内大厂的产能恢复情况,大家一致的答案是至少到 2020 年底。


主要原因是 2021 年中国大陆地区建设完成的、能生产 32 英寸以上大尺寸液晶的高世代生产线,将达到 21 条,产线布局占到了全球约三分之二,届时产能供应不足的问题将不复存在。


至于当下,上游资源涨价的成本已经开始转嫁于下游厂商和消费者,海信、长虹、康佳、创维、小米等厂商 10 月再次涨价也不是不可能。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