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D NAND可做到512层?

来源: 来源: 半导体行业观察 作者:责任编辑:Sophie 2018-11-22 14:00:11

当摩尔定律渐趋迟缓时,还能持续不断创造经济价值的方向之一是往三维(3D)制程的方向走。3D的努力最早始于封装:不能整合在同一个芯片上,那么封装在一起吧!但是也碰到了挑战—连接各层芯片的矽穿孔(Through Silicon Via;TSV)精度有限,因此也限缩了应用的范围。

现在处于研发阶段的三维单晶堆叠(3D monolithic stacking)基本上也是芯片的堆叠。首先将需要高温制程的芯片置于最底层,上面再叠上已部分制程处理的芯片,继续进行剩余制程。三维单晶堆叠被寄予厚望,但实际应用有待展示。

现在被应用于实际生产的3D技术是3D cross point以及3D NAND,后者我称之为真正的3D,因为制作过程有本质上的差异—电晶体和记忆体都站起来了!这二者目前都用于需要高密度的记忆体。Cross point已用于PCM,预计将来ReRAM达到较高密度也会用cross point的技术。

Cross point将开关记忆体的电晶体置于记忆体区块的四周和上下,借以选择一特定三维座标记忆单元的开或关。依记忆体的特性,如果记忆体的开?关电流比不够大时,毎个记忆体还要加装选择器(selector),以避免溢出电流四出流窜。

虽然cross point的记忆体是3D堆叠,但是制作时每一层记忆体都需要相应的光罩层数来制作,所以制作成本的降幅有限,主要的好处在记忆体的密度可以提升。在ASML的技术路标中,到2023年cross point记忆体的堆叠可达8层。

3D NAND的制程则迥然有别,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3D制程。虽然现在的层数已达到96层,但光罩数目基本上还是4、5层,多的只是为良率买保险。ASML的技术路标中,2023年3D NAND可达512层。

由于在蚀刻技术上解决了高宽高比(high aspect ratio)的问题,让3D结构中深邃的沟槽(trench)和孔洞(hole)得以顺利形成。这个堆叠层数的未来长成空间可期。兼之每记忆单元可存位元数、每个记忆单元的高度等都还有改善空间,这是半导体制程中少数还能维持有过去类似制程微缩持续性蓬勃发展势头的领域。

看3D NAND的制程,感叹半导体制程的设计巧夺天工。未来那种新兴记忆体能夺取存储级记忆体(storage class memory)的市场区块,甚至最终成为记忆体中计算(computing in memory)的最终人选,就端看有没有机会用真正3D制程来设计结构。

责任编辑:Sophie

专题

查看更多
IC品牌故事

IC 品牌故事 | 三次易主,安世半导体的跨国迁徙

IC 品牌故事 | 开放合作+特色深耕,华虹的突围之路

IC 品牌故事 | Wolfspeed:从LED到SiC,被中国厂商围追堵截的巨头

人形机器人

市场 | 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在深圳龙岗开业

方案 | Allegro解决方案助力机器人应用提升效率、可靠性和创新

方案 | 爱仕特SiC三电平方案:突破工商储能PCS高效极限

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雷达 | 智能驾驶不可或缺的4D毫米波雷达技术全解析

毫米波雷达 | 有哪些热门毫米波雷达芯片和解决方案?

毫米波雷达 | 超百亿美元的毫米波雷达都用在了哪里?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