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VR陀螺网)
随着 5G技术的商用化,国内掀起了 5G+的热潮,与 5G关联性的技术受到产业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广泛受到市场追捧的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再次回归大众视野,尤其以虚拟现实技术最为瞩目。究其原因, 5G技术作为通讯网络,被视为数据传输和交换的血脉,而以为图像、视频、视觉语言为主的泛虚拟现实表达形式恰是以数据庞大著称。
虚拟现实的发展需要建立一个充满计算和通信能力的环境,网络技术及传输一直被视为虚拟现实发展和普及的瓶颈。从 2016 年虚拟现实产业元年,经过 3 年产业发展,2018 年虚拟现实产业技术层、应用层开始融合, 5G时代的到来将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应用兴旺的新高点。
各大运营商XR CLOUD的推出,标志着虚拟现实技术开始逐步与 5G技术交叉、整合发展。在 2018 年- 2019 年运行商和华为发布的众多 5 G技术发展白皮书中,虚拟现实方向都名列前三。主题为“VR让世界更精彩、 5G开启感知新时代”的2019世界VR大会胜利召开,将虚拟现实技术与 5G的整合发展推向了高潮,无论是主题论坛的激烈讨论与思想碰撞还是线下的技术展示,都展示出了当下 5G技术与虚拟现实产业整合发展的新成果和新趋势。
尤其是图形、图像、视频处理、建模、仿真、交互等相关技术的应用,会率先在大视频领域、移动互联网领域、工业互联网领域进行应用,这也形成了“泛虚拟现实技术”生态圈,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依靠虚拟现实头显的VR生态,虚拟现实产业将实现多点开花,百花齐放的新时代。
虚拟现实技术发展至今,无论是从技术本身还是产业生态方面都有了全新的定义。2018 年赵沁平院士表示,随着VR虚拟现实技术与AI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VR应用领域的日益拓展,各行业对VR系统功能智能化的需求也将不断提高,AI技术会融入VR系统成为趋势,使虚拟现实技术特征由 3I成为4IE。即虚拟现实系统除了具有沉浸感、交互性、构想性三个基本特征之外,还将具有 智能(Intelligent)和自我演进演化(Evolution) 的特征。这进一步的扩展了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无限空间。
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相结合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虚拟对象智能化、VR交互智能化、VR内容研发与生产智能化。
虚拟对象智能化。从虚拟实体到虚拟孪生,从虚拟化身到虚拟人,从虚拟环境到虚拟人体,虚拟人体是虚拟现实的终极目标。虚拟人体是对真实人体进行动静态多源数据采集,并通过几何、物理、生理和智能建模构建的数字化人体。人体各种尺度单元的生理模型和人脑及其智能特征模型是虚拟人体的终极研究目标,而微秒级过程的仿真和千亿级脑神经元系统的模拟是对计算能力的巨大挑战。
VR交互智能化。传统VR交互强调交互的通道和方式,智能交互则是强调交互的感知、识别和理解。传统VR交互方式是人—机—人,而VR交互+智能交互将会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增强方式带来交互的全新方式:由人—人直接进行交互,使虚拟成为真正的现实。
VR内容研发与生产智能化。目前VR各种内容制作的生产力低下,原因之一是VR建模、绘制、修补等生产环节的工具、开发平台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低。提高3D建模(几何、图像、扫描)、图形动画等VR内容生产环节的效率,提高其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是需要研究的一个方向。随着 5 G技术的推荐,虚拟现实技术也在产生新的应用,必将魏文旅行业带来新的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fqj)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