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照明行业正在随着LED 概念的兴起而变成一个热点话题。整个行业发展趋势向好,照明灯具的淘汰更换在未来几年都将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进行。在我国,随着南北制造业的发展不同,照明行业也存在着南北差距。本文就用天津市的统计数据来对照明行业的地域差别进行分析。
天津市照明行业现状
在市场经济的改革转制大潮中,天津市的照明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企业体制进行了分化和重组,生产经营规模、技术状况、行业规范、维权利益等诸多问题都需要沟通和整治。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市照明企业基本分为两大部分:灯具行业单位归属天津市第二轻工业局,光源单位归属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灯具公司所属企业和照明电器(灯泡)所属企业的大部分单位破产,分化,重组。另外,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又派生出一批城市景观照明设计、施工建设单位和霓虹灯生产、广告安装公司、产品、材料经销并施工等照明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底),天津市有照明生产企业近20余家,景观照明设计,施工单位30余家,霓虹灯制作、安装单位50余家,广告设计安装公司近30余家。生产单位年产值近2亿多,制作安装单位年营业额近1个亿。这些单位分别坐落在市内六区、四郊五县、开发区、保税区,拥有设备固定资产价值约10亿左右,从业人员约万人。企业性质以独资、股份、合资性质为主体,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行约行规、维权及整体利益等方面问题基本上没有上级主管的单位协调管理。
以2007年1-5月轻工业电光源及灯具照明器具生产统计数字为例,不难看出我国南北差异及天津市状况。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