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ring,OFDM)技术已经成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研究的热点,同时OFDM同步又是OFDM的关键技术,研究OFDM同步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码间干扰和载波干扰。当前OFDM同步的算法是根据OFDM原理提出的基于数据符号方法,它的优点是捕获快、精度高,适合分组数据通信,具体的实现是在分组数据包的包头加一个专门用来做定时、频偏的OFDM块。基于数据符号算法又可以分为两类:基于训练符号(导频码)的方法和基于循环前缀(circle prefix,CP)的方法,其中基于PN序列同步算法又是基于训练符号的一种。
1 基于PN序列的帧、符号定时与频偏估计同步算法
文献提出了一种导频叠加的方法,即导频和OFDM符号相加,利用导频符号的相关性实现定时和频偏估计。由于PN序列具有良好的自相关性,可以用PN序列作为导频符号。
图1显示了PN序列的加入方法。同步被分为两步:帧同步和符号同步。若干个OFDM符号组成一帧,在每帧的前面插入若干个相同的短符号(训练符号)用于帧定时和粗频偏估计。在每个OFDM符号上叠加一段与符号长度相同的PN序列来实现符号定时和精确的频偏估计。由于PN序列不是直接插入在信息数据之间,因此节省了系统带宽,但为了提高同步的效果,PN序列的能量就不能太小,否则会被噪声和有用信号淹没,所以这种导频叠加方法是以增加发射功率为代价的。
以符号同步为例对算法进行分析,忽略CP的长度,则接收信号可表示为:
式(1)中c(n)表示PN序列,d(n)是数据序列,n(n)代表AWGN,εf是归一化频偏。若
由于PN序列和AWGN以及d(n)的相关性很小,所以上式中的最后两项可以近似为0,从第一项可以看出,当PN序列和包含在每个符号中的PN序列求相关后在符号的边界处会出现峰值,该峰值可用来实现符号或帧定时。为了实现频偏估计还必须对相关值移位相乘,即:
式(4)中λ[n,0]表示符号起点的估计值,K表示PN序列的长度,一般而言PN序列的长度和符号的长度一致,但如果在一个符号内叠加k=N/K个相同的PN序列就可以得到更大的频偏估计范围,频偏估计范围可表示为:
图2显示了该算法的系统实现框图。接收信号与已知的PN序列求相关,PN序列的长度假设为N,然后将求相关后的值存储在长度为N+1的寄存器内,求其共轭值,并与后N位的值相乘。
在多径信道下,用该算法也能较好地实现帧同步。这是由于用于帧同步的符号中没有包括数据符号,不会对PN序列产生干扰;PN序列良好的自相关性使得用于帧起点判决的峰值非常尖锐,PN序列越长相关性越好,峰值的能量越大,抗AWGN的能力越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