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赫兹脉冲的“电场”组分在半导体铁磁材料的太赫兹磁化调制中起着关键作用

来源: lq 2019-04-25 13:55:00

未来,超高速自旋电子学将需要皮秒(1万亿分之一秒)内的超快相干磁化逆转。自旋电子学主要研究固态器件中电子的自旋和磁矩。虽然这最终可能通过使用单环太赫兹脉冲的辐照实现,但它产生的磁化强度或调制的微小变化,迄今为止阻碍了这项技术的任何实际应用。

一般认为,太赫兹脉冲的“磁场”组分是磁化相干太赫兹响应的起源。不过,正如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此前发现的,太赫兹脉冲的“电场”组分在半导体铁磁材料的太赫兹磁化调制中起着关键作用。

如今,该团队在美国物理学联合会(AIP)的《应用物理快报》报告称,他们最初的发现为其研究嵌入半导体的铁磁性纳米颗粒提供了灵感。他们的理论是,太赫兹脉冲在半导体中传播时能量损耗很小,因此太赫兹脉冲的电场可有效应用于每个纳米粒子。

为验证这一理论,研究团队使用了一种100纳米厚的半导体砷化镓薄膜,薄膜中嵌入了磁性砷化锰(MnAs)纳米颗粒。

“太赫兹脉冲在我们的薄膜中传播时能量损耗很小,从而使其得以穿透薄膜。这意味着强太赫兹电场——最大强度为200千伏/厘米——被均匀地应用于所有的铁磁性纳米粒子。”东京大学副教授Ohya Shinobu介绍说,“由于自旋—轨道相互作用,这种强电场通过调制MnAs纳米颗粒中的载流子密度诱导大磁化调制。”

研究人员成功获得了饱和磁化强度达20%的大调制,并且提出,太赫兹脉冲的电场组分在大调制中起着关键作用。

“我们的研究结果将带来皮秒内的超快相干磁化逆转,而这将是超高速自旋电子学的一项重要技术。”Ohya说。

专题

查看更多
IC品牌故事

IC 品牌故事 | 三次易主,安世半导体的跨国迁徙

IC 品牌故事 | 开放合作+特色深耕,华虹的突围之路

IC 品牌故事 | Wolfspeed:从LED到SiC,被中国厂商围追堵截的巨头

人形机器人

市场 | 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在深圳龙岗开业

方案 | Allegro解决方案助力机器人应用提升效率、可靠性和创新

方案 | 爱仕特SiC三电平方案:突破工商储能PCS高效极限

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雷达 | 智能驾驶不可或缺的4D毫米波雷达技术全解析

毫米波雷达 | 有哪些热门毫米波雷达芯片和解决方案?

毫米波雷达 | 超百亿美元的毫米波雷达都用在了哪里?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