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贸易战影响,苹果考虑转移中国15-30%的硬件产能!

来源: YXQ 2019-06-21 08:47:00

据报道,苹果公司正在探索将其硬件产量的15%至30%转移到中国之外。

公司安排了一个不断壮大的团队正在研究供应链转移的事项,并已要求富士康、和硕和纬创等主要制造合作伙伴评估可行性。

随着美国对华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在内的设备征收25%的关税,无论贸易摩擦是否得到缓和,苹果都已经将这一计划摆上台面。

“较低的出生率,较高的劳动力成本以及在一个国家过度集中生产的隐患。这些不利因素会被综合考虑,无论有没有进一步关税的存在。”一位来自苹果供应商的高管表示。

虽然白宫方面一再声称苹果对制造业从中国转移到美国的想法持开放态度,但一般认为生产工作将转移到东南亚国家,而印度和越南被视为iPhone产能的主要承接方。

苹果此前曾在印度生产低价iPhone SE产品,去年该公司正在考虑将更多优质产品的生产转移到该国,以避免智能手机的进口关税影响。

富士康最近表示,如有必要,他们有能力将所有供应美国的iPhone生产转移出中国。

与越南和印度一样,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劳动力市场也被认为正在考虑之中。

至少有一家供应商称,他们在中国已经建立了庞大的物流和零部件供应商生态系统,如果有一天真要转换,这将是一个“痛苦和困难”的过程。

中国拥有庞大的技术工人队伍,其基础设施更具弹性,且不易出现电力短缺等问题。

移动产能并不是一个快速的过程,预计至少需要18个月,预计对供应链的整体影响将在两到三年内出现。

有估算数据显示,中国大约有500万个工作岗位依赖于苹果在中国的制造产业链,而苹果公司在中国直接雇佣了约10000名员工。

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工作中有多少会因失去15%至30%的产能而受到影响。

在过去二十年中,中国一直是苹果在全球取得成功的生产基地。

随着公司的发展,中国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召集成千上万的技术工人来填补快速增长的订单,而且在Apple生产基地周围建立了广泛而复杂的组件,物流和人才生态系统。

据一项研究显示,约有500万中国人的工作依赖于苹果在中国的业务,包括180多万软件和iOS应用开发商。该公司表示,苹果公司在中国拥有10000名员工。

供应商承认,在其他地方复制这个网络需要时间,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很可能仍然是苹果最重要的制造基地。

“这真的是一项长期努力,可能会在两年或三年后看到一些结果,”一位供应商表示。“这是痛苦和困难的,但这是我们必须要处理的事情。”

贸易战促使苹果首次认真考虑有意义的多样化。据知情人士透露,去年年底,该公司开始扩大其所谓的资本支出研究团队。

超过30人的团队正在与供应商讨论生产计划,并与政府就他们可能愿意提供的吸引Apple制造业以及法规和当地商业环境的财务激励进行谈判。

关键的iPhone组装商富士康,和硕,纬创,主要的MacBook制造商广达电脑,iPad制造商,仁宝电子和AirPods制造商英业达,都被要求评估中国以外的选择。

许多其他苹果供应商,如印刷电路板和套管供应商,都在密切关注这些主要装配商将改变其生产的地方。

“我们需要知道这些大型装配商的目标,以便我们也可以启动我们的计划,”苹果零部件供应商的一位高管表示。

不过,苹果目前没有要求供应商何时需要回应生产转移计划的时间表。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