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合约的优势与劣势分别在哪

来源: ct 2019-07-04 09:20:00

智能合约概念可以追溯到1995年,是由一个计算机科学家尼克提出的,表示一个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

而随着演变,智能合约已经愈加成熟,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这些交易具有可追踪以及不可逆转的特点。

比T币作为区块链的最初产物,是在2008年由一个匿名人物中本聪提出的,但是随着区块链的发展,诞生了以太坊、智能合约等,本文就简单分析一下智能合约的优势与劣势。

智能合约的优势:首先,智能合约具有合约制定的高时效性以及去中心化的特性,不用依赖第三方权威机构或者中心机构的参与,只需要通过智能合约就能完成,大大减少了协议制定的中间环节,提高了协议制定的效率。

其次,智能合约具有低成本性,智能合约是以计算机程序为载体的,由事先制定好的代码控制,一旦发生毁约等情况程序就会强制执行,降低了监督的成本。

最后,智能合约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不需要人为参与,从而也去除了失误,提高了合约的准确度。

智能合约的劣势:智能合约虽然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但是也出现过很多漏洞,比如在上一年,以太坊钱包Parity就出现了一个漏洞,导致多重签名的智能合约无法使用,超过1.5亿美元的以太坊资金被冻结。

今年2月份,一份报告就分析出了基于以太坊的三万多个智能合约含有安全漏洞,总而言之,智能合约作为区块链的一项核心技术,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还需要经过不断地完善才能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

智能合约的拥有可以大大减少许多商业交易欺诈和执法成本的潜力。数字现金协议使用了几个来源于密码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里新近发展的重要基础技术。大部分技术还没有被广泛地利用到促进这些合约安排。

智能合约设计在合同法、经济学、合同起草策略上的结果很少被探索研究,除此之外,我怀疑能够大大减少执行某些合约的交易成本的可能性和在智能合约上创造新商业和社会机构的机遇虽然是巨大的,但是也很少被研究过。

区块链技术让物联网中的每个终端有了点对点直接互联进行数据传输的可能,不同品牌之间同样可以用智能合约来规范彼此开放和限制的范围,从而使每个物联网设备可以直接通过加密协议传输数据。更重要的是,数字货币在此时才具有了存在的价值,通过同一个数字货币,联盟不同成员之间便可以约定不同的商业模式,而不可篡改也让费用的结算和支付,变得更加可靠。

专题

查看更多
IC品牌故事

IC 品牌故事 | 三次易主,安世半导体的跨国迁徙

IC 品牌故事 | 开放合作+特色深耕,华虹的突围之路

IC 品牌故事 | Wolfspeed:从LED到SiC,被中国厂商围追堵截的巨头

人形机器人

市场 | 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在深圳龙岗开业

方案 | Allegro解决方案助力机器人应用提升效率、可靠性和创新

方案 | 爱仕特SiC三电平方案:突破工商储能PCS高效极限

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雷达 | 智能驾驶不可或缺的4D毫米波雷达技术全解析

毫米波雷达 | 有哪些热门毫米波雷达芯片和解决方案?

毫米波雷达 | 超百亿美元的毫米波雷达都用在了哪里?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