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形态芯片: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

来源: 雷锋网 作者:张驰 2014-11-05 09:41:00

  人脑虽小,但在能效和影像与语音处理上,完胜现在的任何电脑,这也是学术和企业实验室一直模拟人脑功能,实验神经形态芯片的原因。新型芯片拥有神经网络,能模仿人类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使终端拥有大脑模拟计算驱动的嵌入式认知。它比传统芯片更节能,有些甚至能自动编程,学习新技能。

  最近,就有一块神经形态芯片走出了实验室,在一架不到100克的小型无人机上进行了测试。这一原型芯片拥有576个硅神经元(silicon neuron),从机身上的光学、超声波及红外传感器上收集数据。在实验中,这一无人机能在三个房间中来回穿梭。

  无人机在第一次飞进房间里,传感器所得数据的独特模式会让神经元产生相应的电活动模式,由于芯片内并没有相关模式的信息,它会“了解”到自己处于新的场景中,而内部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也会改变。下次进入同一房间时,无人机也能识别出来。整个过程就是对人脑的粗略模仿。

  实验中的无人机由Aerovironment公司制造,约6寸宽,1.5寸高,包括电池在内仅重93克,其中芯片仅18克,耗能50毫瓦。这么小的能耗,传统计算机是不可能运行能识别场景的软件的。

  现在,这一芯片还远不能在实际中使用,但它对神经形态芯片的理念提供了经验支持,至少证明了它能在一定情景下进行自主学习。而且在今年七月,著名科技期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选出的2014年全球10大突破技术中,高通神经形态芯片(即Zeroth项目)就有入选。

专题

查看更多
IC品牌故事

IC 品牌故事 | 三次易主,安世半导体的跨国迁徙

IC 品牌故事 | 开放合作+特色深耕,华虹的突围之路

IC 品牌故事 | Wolfspeed:从LED到SiC,被中国厂商围追堵截的巨头

人形机器人

市场 | 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在深圳龙岗开业

方案 | Allegro解决方案助力机器人应用提升效率、可靠性和创新

方案 | 爱仕特SiC三电平方案:突破工商储能PCS高效极限

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雷达 | 智能驾驶不可或缺的4D毫米波雷达技术全解析

毫米波雷达 | 有哪些热门毫米波雷达芯片和解决方案?

毫米波雷达 | 超百亿美元的毫米波雷达都用在了哪里?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