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多晶硅厂要与7大厂抗衡

来源: 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2010-04-17 16:26:00

大陆多晶硅厂要与7大厂抗衡

  2010年上半国际多晶硅价格由于终端需求强劲影响,稳定维持在每公斤50~55美元,而大陆市场自制多晶硅价格第1季每公斤约人民币395元、第2季报价已调涨至人民币420~430元,调升幅度约 8%,主因供不应求。大陆多晶硅业者认为,该价格水位将促使大陆太阳能多晶硅市场持续运作淘汰赛;不过大陆自制的多晶硅仍缺,大厂持续加码扩产是必然趋势。


  对大陆一线多晶硅厂而言,产能除了要规模化,生产成本也要与7大老字号厂相抗衡,包括日本德山(Tokuyama)、美国MEMC、美国Hemlock、德国Wacker、挪威REC、日本三菱 (Mitsubishi) 及日本住友(Sumitomo)等。

  让大陆不再高度依赖进口国际多硅料源,甚至是生产成本超越老字号厂并与其在国际市场并驾齐驱,是这些业者最重要的目标,也是大陆政府扶植的重要方向。

  大陆多晶硅业者说,其实大陆诸多多晶硅厂仍存在规模过小、质量不稳及人才资金不足的问题,国际太阳能多晶硅价格维持在每公斤50~55美元,已经是许多大陆多晶硅业者的生产成本价,部分大陆业者每公斤的生产成本甚致比这个水位还高,所以大陆多晶硅市场淘汰赛将持续,尤其是规模相对小不受政府资金支持的多晶硅业者。

  虽然,外界看好诸多大陆多晶硅厂有大陆中央或地方的资金支持,认为不会有短期竞争力不足被迫退出市场的问题,但大陆多晶硅厂分析,这陈述并非全然正确。

  部分多晶硅厂确实受到政府政策性扶植,但若表现一直不理想,政府还是会考量到这些资金来自于人民供应,不可能盲目供应,政府壮士断腕的速度也可能比外界预估来得快,这点从政府整顿诸多其它产业可以看出。

专题

查看更多
IC品牌故事

IC 品牌故事 | 三次易主,安世半导体的跨国迁徙

IC 品牌故事 | 开放合作+特色深耕,华虹的突围之路

IC 品牌故事 | Wolfspeed:从LED到SiC,被中国厂商围追堵截的巨头

人形机器人

市场 | 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在深圳龙岗开业

方案 | Allegro解决方案助力机器人应用提升效率、可靠性和创新

方案 | 爱仕特SiC三电平方案:突破工商储能PCS高效极限

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雷达 | 智能驾驶不可或缺的4D毫米波雷达技术全解析

毫米波雷达 | 有哪些热门毫米波雷达芯片和解决方案?

毫米波雷达 | 超百亿美元的毫米波雷达都用在了哪里?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