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用于多协议通信的IC (R-IN32M3)
用于多协议通信的IC (R-IN32M3)
收藏 加入监控 添加到BOM
图片仅供参考,请查阅数据手册
生命周期:量产
概述
为了支持新的工业物联网(IoT)和工业4.0计划的发展,工业设计人员正在利用基于以太网的工业网络协议,如EtherCAT®﹑PROFINET®和Ethernet/IP™ ,以实现工厂中的实时连接,有效地提高了运营效率及降低成本。选择支持领先协议的经济高效的平台,同时实施技术以改进复杂的实时操作管理。
产品名称 | 特征 | |
---|---|---|
R-IN32M3-CL | UPD60510BF1-HN4-M1-A | 支持CC-Link IE Field(智能设备站) 搭载MII/GMII接口 |
R-IN32M3-EC | MC-10287BF1-HN4-M1-A | 支持EtherCAT Slave 内置2Port EtherPHY |
注:
- Arm, Cortex为Arm Limited的商标及注册商标。
- Ethernet以及以太网为 Fuji Xerox Co., Ltd.的注册商标。
- IEEE为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nc. 的注册商标。
- EtherCAT为Beckhoff Automation GmbH, Germany的注册商标。
- CC-Link以及CC-Link IE Field为CC-Link协会 (CC-Link Partner Association: CLPA)的注册商标。
- 此外,本资料中的产品及服务名称皆为其所有者的商标及注册商标。
特性
- 高速实时响应和低功耗
- 集成的实时OS加速器 (HW-RTOS) 和以太网加速器
- 多协议支持 (CC-Link IE, EtherCAT, EtherNet/IP 等)
- 以太网协议:CC-Link IE Field (仅对应 R-IN32M3-CL), EtherCAT (仅对应 R-IN32M3-EC), EtherNet/IP, PROFINET (RT), Modbus TCP 和 FL-net (TBD)
- 开放网络协议:CC-Link, CANopen, DeviceNet, Modbus RTU/ASCII
概述
为了支持新的工业物联网(IoT)和工业4.0计划的发展,工业设计人员正在利用基于以太网的工业网络协议,如EtherCAT®﹑PROFINET®和Ethernet/IP™ ,以实现工厂中的实时连接,有效地提高了运营效率及降低成本。选择支持领先协议的经济高效的平台,同时实施技术以改进复杂的实时操作管理。
产品名称 | 特征 | |
---|---|---|
R-IN32M3-CL | UPD60510BF1-HN4-M1-A | 支持CC-Link IE Field(智能设备站) 搭载MII/GMII接口 |
R-IN32M3-EC | MC-10287BF1-HN4-M1-A | 支持EtherCAT Slave 内置2Port EtherPHY |
注:
- Arm, Cortex为Arm Limited的商标及注册商标。
- Ethernet以及以太网为 Fuji Xerox Co., Ltd.的注册商标。
- IEEE为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nc. 的注册商标。
- EtherCAT为Beckhoff Automation GmbH, Germany的注册商标。
- CC-Link以及CC-Link IE Field为CC-Link协会 (CC-Link Partner Association: CLPA)的注册商标。
- 此外,本资料中的产品及服务名称皆为其所有者的商标及注册商标。
特性
- 高速实时响应和低功耗
- 集成的实时OS加速器 (HW-RTOS) 和以太网加速器
- 多协议支持 (CC-Link IE, EtherCAT, EtherNet/IP 等)
- 以太网协议:CC-Link IE Field (仅对应 R-IN32M3-CL), EtherCAT (仅对应 R-IN32M3-EC), EtherNet/IP, PROFINET (RT), Modbus TCP 和 FL-net (TBD)
- 开放网络协议:CC-Link, CANopen, DeviceNet, Modbus RTU/ASCII
R-IN32M3-ASSP 系列参数
属性 | 参数值 |
---|---|
Package | BGA |
Pkg. Code | BGA |
Length (mm) | 19 |
Width (mm) |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