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聪哥哥
书籍测评活动:对半导体微缩图形化的一些理解。
半导体微缩图形化
1. 它是什么?
简单来说,半导体微缩图形化就是将集成电路(IC)的复杂设计图纸,像“印刷”一样,精确地“复制”到硅晶圆上的过程。 这就像是给硅晶圆“拍照”,但精度达到了纳米级别(1纳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万分之一)。
2. 为什么如此重要?
摩尔定律的引擎: 摩尔定律指出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每18-24个月翻一番。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就是不断将晶体管做小、做密,这完全依赖于图形化技术的进步。
性能与能效: 晶体管越小,电子需要移动的距离就越短,芯片速度越快、能效越高。
成本: 在单个晶圆上制造出更多、更小的芯片,可以显著降低每个芯片的成本。
3. 基本流程(以光刻为核心):
这个过程可以类比于传统的胶片照相,但极其复杂:
掩膜版 (Mask): 相当于“底片”,上面有需要转印的电路图案。
光刻胶 (Photoresist): 涂在硅晶圆上的一层对光敏感的特殊材料,相当于“相纸”。
光刻机 (Lithography Scanner): 相当于“超级投影相机”。它用特定波长的光源穿过掩膜版,通过复杂的光学系统(透镜组)将掩膜版上的图案缩小并精确投影到涂有光刻胶的晶圆上。
显影与刻蚀 (Development & Etching): 被光照到的光刻胶部分(正胶)会发生变化,通过化学药液“显影”后,这部分被溶解掉,露出下面的硅。然后通过刻蚀工艺,将光刻胶上的图形进一步转移到硅晶圆上。
后续工艺: 之后通过沉积、离子注入等上百个步骤,最终形成三维的晶体管和电路。
版块:
开发板测评
前天 20:41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