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工爱分享
硬件设计降成本,再降就要出问题了!
这两年生意不好做,打工人被裁的消息满天飞,降本增效似乎成了企业的标准工作。
作为硬件研发,在公司里面,自然抗起了降本增效的大旗。
1、项目越来越多,研发员工人数没变,不让招人,每个人多做点,提高效率,降低人员成本。
2、针对产品来说,不断的降低bom成本,用便宜的物料,用低性能的方案,不可以有冗余设计。减少兼容设计。以前12层板,能否改为10层。
有人试图在不断的挑战研发的底线。
如果底裤被扒,研发人员就失去了价值。
始终得牢记一点:降本可以做,一定要保证产品质量。
降本是一个系统活,是技术活,是很难的活。
某些不懂技术的领导,是不懂这一点的。
bom里面省了一个器件,降低了2毛人民币成本,缺少的器件可能会带来生产不便利,要增加工人,得不偿失。
性能降低带来的降本,可能会带来一些返修,增加后期维护成本。
在企业里面,通常来说,研发地位是比较低的。
1、降本和质量之间做好平衡,坚守好底线,问题就不大。
2、提前告知某一个降本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弊端,提前做好措施和准备,最好有备份方案,心里有个底。
3、提前做一些测试和实验。
降本意味着研发会增加很多工作量。以前的测试方案要好好测试。另外降本的地方,要摸透,是不是性能下降了,做到心里有底。
降本尽量在产品设计概念阶段就导入。这时候要考虑器件选型,电路方案设计,工厂生产等。这时候能占到70-80%。就像EMC一样,在设计阶段就考虑,从根上解决问题,后期的整改也都是弥补措施。
如果等产品定型了,再从生产或者其他角度考虑降本,收效甚微。
另外降本可能是贯穿在产品的整个开发周期内的,除非是一次性产品,生命周期很短。
为研发加油。
(Source:记得诚 )
版块:
工业电子专区
昨天 09:40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