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1
前言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电源端的保护电路是确保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部分。瞬态抑制二极管TVS和保险丝是两种常见的保护元件,分别用于抑制瞬态过压和限制过流。然而,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在电源端的电路设计中,TVS二极管和保险丝到底谁该放在前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很多人会一眼懵!接下来我们就系统分析TVS二极管和保险丝的放置顺序问题。
Part 02
TVS二极管与保险丝的基本功能
搞懂TVS二极管和保险丝的放置顺序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二者的作用。
1. TVS二极管的作用
TVS二极管是一种快速响应的过压保护器件,主要用于抑制电路中的瞬态过压,如雷击、静电放电ESD或开关电源的浪涌电压。其工作原理类似于齐纳二极管,当电路电压超过其击穿电压VBR时,TVS二极管迅速导通,将过电压能量通过低阻抗路径分流,从而保护后级电路。TVS二极管的响应时间极快,通常在皮秒到纳秒级别,适合应对瞬态浪涌。TVS二极管在短路或开路失效时,会表现出明显的电气特性变化,如漏电流增加或钳位电压失效。
TVS二极管的截止电压需大于电路工作电压,峰值脉冲电流需大于预期瞬态电流,钳位电压需满足保护要求。
2. 保险丝的作用
保险丝是一种过流保护器件,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其额定值时,保险丝会熔断,切断电流路径,防止电路或后面的器件因过流而损坏。保险丝的响应时间相对较慢(毫秒级别),适用于持续过流或短路保护。根据保险丝的熔断特性,保险丝可分为快断型和慢断型,分别适用于不同场景。我们选保险丝需要同时满足两点要求:一是能够承受瞬态电流而不熔断,二是当TVS二极管短路时能够及时断开电路。
所以总结来说TVS二极管和保险丝的保护对象不同,TVS二极管针对瞬态过压,保险丝针对持续过流。因此,在电源端的保护电路中,两者的配合使用是常见的,但其放置顺序直接影响保护效果和元件寿命。
Part 03
TVS和保险丝放置顺序分析
在电源端保护电路中,常见的布局是将电源输入依次连接到保险丝、TVS二极管,然后到后级电路,或者反过来,先连接TVS二极管,再连接保险丝。那这两种连接方式孰优孰劣呢?
1. 保险丝在前,TVS二极管在后
电源输入首先通过保险丝,然后连接到TVS二极管,后级电路再接TVS二极管之后。
TVS二极管的失效模式包括短路、开路和退化(漏电流增加)。短路失效可能导致后续电流过大,引发安全隐患,开路失效可能导致保护功能丧失,退化失效可能影响数据线传输。
当TVS二极管因瞬态浪涌而短路时,持续的后续电流可能导致问题。保险丝置于TVS二极管之前,可以在TVS二极管短路或电路发生持续过流时迅速熔断,切断电源,保护TVS二极管和后级电路免受进一步损害。
在许多工业标准和参考设计中,保险丝通常被放置在靠近电源输入的位置。这种布局在电源线中比较常见,能够在故障初期切断电路,减少后级元件的应力。
2. TVS二极管在前,保险丝在后
电源输入首先通过TVS二极管,然后连接到保险丝,后级电路再接保险丝之后。
TVS二极管直接面对电源输入,能够在浪涌电压到达保险丝之前迅速钳位,保护保险丝和后级电路免受瞬态过压的影响。这在浪涌频繁或电压尖峰较高的场景中尤为重要。并且瞬态浪涌的高峰值电流可能导致保险丝误熔断,而TVS二极管在前可以先吸收浪涌能量,降低保险丝的电流应力,从而减少误动作的可能性。特别是在某些热插拔应用中,TVS二极管可能放置在保险丝之前,以防止保险丝因插入模块时的浪涌电流而熔断。
缺点是TVS二极管发生短路失效时,保险丝在后可能无法及时切断电路,持续的后续电流可能引发安全问题,如过热。
Part 04
总结
个人觉得保险丝置于TVS二极管之前更合理,保险丝在前可在TVS故障短路时切断电路,降低安全风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保险丝选型时I2t要好好考量一下,避免在TVS钳位一些高浪涌脉冲时触发保险丝熔断,大家平时是怎么放的呢?
(Source: 硬件那点事儿)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