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查查logo
  • 数据服务
    1. 新产品
    2. 物料选型
    3. 查替代
    4. 丝印反查
    5. 查品牌
    6. PCN/PDN
    7. 查方案
    8. 查代理
    9. 数据合作
  • SaaS/方案
      SaaS产品
    1. 供应链波动监控
    2. 半导体产业链地图
    3. BOM管理
    4. 解决方案
    5. 汽车电子
    6. 政府机构
    7. 数据API
  • 商城
  • 行业资讯
    1. 资讯
    2. 直播
  • 论坛社区
    1. 论坛
    2. 学习
    3. 测评中心
    4. 活动中心
    5. 积分商城
  • 查一下
  • 开通会员
麦满权博士
创作者认证
「夜驰十时:同室为战,卧榻之策。」

“红眼高铁困旅人,电话扰清梦,商机岂外扬?”

 

 

高铁确实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发明。虽然中国不是高铁最初从0到1的发明者,但中国绝对是将高铁技术、理念和系统发挥到极致的国家。

 

这周的行程安排比较紧张。在没有其他交通工具可选的情况下,我只能选择半夜的高铁从上海赶回深圳。

 

以往如果在亚洲区内出差,我也喜欢乘坐所谓的红眼航班(red - eye flight),这样行程会更灵活一些。

 

有时候,比如在新加坡工作一整天,晚餐后去机场乘坐红眼航班,第二天一大早到达首尔,九点钟就可以在公司开始工作了。(航空公司的贵宾室有浴室。)

 

其实在飞机上根本睡不踏实,只能算是稍作休息。

 

虽然这样安排看似高效,但对体力和精神的消耗其实挺大的。

 

这次有机会体验了一下“红眼”高铁,单程要十个小时左右。

 

 

车上的布局就像电影里看到的场景:一个小小的房间,或者说是一个小空间,四张床,分两边,有上、下铺。相信有过类似经历的朋友都能想象那种感觉。

 

 

这次同房的还有另外三位乘客。我挺好奇,大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其实在上车的时候,我就已经看到其中一位了,是个和我年纪相仿的中年大叔,他在车外抽烟。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希望不要和他分到同一个房间。万一他晚上还抽烟,十个小时的行程里,我该怎么办呢?结果还真被分到了一起,他就坐在我旁边,同样是下铺。

 

另外两位是一对小情侣。男方应该也是半导体行业的,主要做MCU类产品。他最近正在为一个无人机客户做方案。我怎么知道的?其实也没怎么刻意去听,只是他电话聊天的时候,在狭窄的空间里,我很难听不到。

 

开车不久,他接听了电话,看时间,似乎是他欧洲或美国的老板打来的,全程用英语交流。

除了那对小情侣之间的悄悄话以外,我们四人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交流。你们也是这样的吗?

我一直对在公众场合大声接听电话的行为感到不适。这次也不例外,他在车厢里打了将近30分钟的电话。

 

一名在美国公司工作多年的我,我深知保密的重要性,也对此非常敏感,这样的行为确实不太妥当。

 

作为年轻人,打工时被老板追着问工作进度很正常,我也能够体谅,但谈话中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职业态度。最终,我实在忍不住了,说了句 “Are you done?” 提醒了他一下,“你说完了没有?”这个语气,很久没有做麦总了。

 

十个小时的夜奔,车厢像个微缩的社会实验室,把四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硬塞进一个方寸空间,各自守着那一方卧铺的“领地”,疲惫是共同的底色,沉默是心照不宣的默契。

 

天亮下车时,除了那句脱口而出的 “Are you done?”,我们之间依然没有任何交流。

 

这趟红眼高铁的体验,高效是真高效,累也是真累,而最大的收获大概是:下次订票,得研究下能不能选个“静音车厢”,或者至少,祈祷别遇上需要深夜开电话会议的室友。

璞励电子学苑
版块: 麦博大学堂
前天 12:51
  • 举报
😁😂😃😄😅😆😉😊😋😌😍😏😒😓😔😖😘😚😜😝😞😠😡😢😣😤😥😨😩😪😫😭😰😱😲😳😵😷😸😹😺😻😼😽😾😿🙀🙅🙆🙇🙈🙉🙊🙋🙌🙍🙎🙏✂✅✈✉✊✋✌✏✒✔✖✨✳✴❄❇❌❎❓❔❕❗❤➕➖➗➡➰🚀🚃🚄🚅🚇🚉🚌🚏🚑🚒🚓🚕🚗🚙🚚🚢🚤🚥🚧🚨🚩🚪🚫🚬🚭🚲🚶🚹🚺🚻🚼🚽🚾🛀Ⓜ🅰🅱🅾🅿🆎🆑🆒🆓🆔🆕
@好友

全部评论

加载中
游客登录通知
已选择 0 人
自定义圈子
移动
发布帖子
发布动态
发布问答
最新帖子
LDO串联或并联二极管有什么用?电路保护与特殊应用解析缝纫机伺服0.3秒启停稳如磐石:三招驯服“针位漂移”顽疾伺服电机过载预警:从电流纹波揪出轴承暗伤的猎杀方案芯片丝印反查求助树莓派pico 2测评 - 串口
热门版块
查看更多
维修技术
电子元器件
问型号
问技术
问行情
每日打卡
麦博大学堂
汽车电子工程师论坛
工业电子专区
新手入门指南

54

收藏

分享

微信扫码
分享给好友

评论